中国的利好政策推动经济复苏

随着 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事件过去,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下半年前景好转。

宏利投资管理大中华区股票部高级组合经理 谢企刚, CFA

随着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事件过去,我们认为中国股市的下半年前景好转。最近,中国宣布缩短入境旅客的隔离时间,并逐步放宽疫情防控措施,这些积极的迹象均显示出政府将进一步放宽疫情防控措施。随着市场情绪好转、部分地区逐步解封及一系列刺激方案出台,中国股市的估值正从低位反弹。鉴于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支持增长政策的预期,我们认为以下三个投资主题将在未来半年展现机会:政策利好、创新以及消费升级。我们预计,政策的执行步伐将在下半年加快,并相信行业机会将为较长期投资者带来回报。

市场回顾:中国股票估值从多年低位反弹

在第二季度末防疫措施逐步放宽后,中国股市的估值从多年低位反弹。2022年第一季度,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新增确诊病例创新高,全球金融市场及中国股市下跌。当时更发生了一连串的避险事件:俄罗斯及乌克兰陷入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科技股面临监管压力、中资企业的美国存托凭证(ADR)可能被摘牌,以及美联储的立场转趋鹰派等。

然而,受惠于一系列放宽措施,中国股市在过去两个月出现第一阶段的反弹(见图1):随着中国开始放宽疫情防控限制,投资情绪得到改善;中国香港在5月加快经济重启的步伐,把入境旅客的隔离时间由14天减至7天,并放宽了社交疏离措施。6月,中国缩短了入境主要城市人员的隔离时间。根据政府修订的方案,入境人员隔离时间将缩短至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及3天居家健康监测(原先多个城市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时间为14天,之前长达21天)。1

图1:受惠于政策支持,A股及港股回升(2022年5月起至今)

资料来源:彭博数据,2022年4月29日至2022年7月1日。 MSCI明晟指数以总回报净额(美元)为基础。不能直接投资于指数。 

图2:MSCI明晟中国指数表现及估值(10年)

资料来源:彭博数据,截至2022年7月1日。不能直接投资于指数。 

撰文之时,MSCI明晟中国、中国香港及MSCI中国在岸A股指数已自5月起反弹,其市盈率估值从多年低位回升。由于中国股票的估值吸引力,即其不但低于历史平均值,也接近标准差区间的低位,我们认为中国股市可能仍有上升空间(见图 2)。此外,我们看好下半年的经济重启及政策支持,并将于下一个部分重点分析。

年中展望:经济重启及政策支持

中国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按年增长4.8%,表现好于预期。我们预计,今年年底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再次加速,而大部分亚洲央行(中国人民银行除外)可能会加息以应对美元走强。中国工业生产、出口、零售销售等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持续回升,6月采购经理指数升至50以上的扩张区间,反映工厂产量正在回升,并释放积压的内需。2

2022年上半年,政府陆续公布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见附录),有望深入影响实体经济。随着政府在下半年加推宏观政策,加上消费获强大支持,以及供应链瓶颈有所缓解,预计多个行业将会受惠。

投资者也可能逐渐将中国视为分散风险和回报的选择。正当全球央行致力于应对通胀高企及加息之时,中国继续推行全然不同的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5个基点,下调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5个基点,并进一步降低首套房的商业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3

在通胀低于目标水平及支持劳动市场的政策下,我们认为中国仍有空间以进一步宽松货币政策。虽然房地产市场已经靠稳,但仍有其他问题需要厘清,如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总方针是否会发生变化等。

财政政策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8月会议通过加推财政刺激措施的机会非常高,规模可能达到一万亿元人民币左右。6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重申中国将致力于实现先前制定的2022年增长目标。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2022年5月公布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将为下半年的经济复苏奠定基础,而市场尚未完全反映此乐观展望。

行业机会:利好三项投资主题的周期性及结构性因素

我们认为,以下三个关键投资主题将在下半年受惠于持续的利好政策。

1. 利好政策

通过可再生能源及振兴汽车业措施来推动增长

在油价上涨推高全球通胀之际,中国在开发清洁及替代能源方面进展喜人。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致力于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计划将非化石燃料占一级能源组合的比重,由2020年的15.9%提高至2030年的25%,而风能及太阳能发电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见图3)。我们认为4,可再生能源业仍然展现稳健的投资机会。例如,中国占全球多晶硅(太阳能供应链的重要原料)装机容量的87%(见图4)。5

图3:中国的一级能消耗量(按来源划分)

图4:全球多晶硅产能分布

资料来源:(图3)英国石油统计数据、Our World in Data、国际能源组织、大和,截至2021年9月。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太阳能、风能、核能及生物燃料。2030年的预估数字是基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目标,截至2022年1月。2021年至2030年为预测数据。(图4)彭博新能源财经、美银全球研究,截至2022年4月。 * 有关其他的详细资料,参阅:ReportLinker 及 Bernreuter Research 报告。 

另一个受惠于利好政策的行业是汽车业,为中国消费增长带来主要贡献。中国政府在5月放宽购车限制,并把单车售价不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2.0升及以下排量小型乘用车的购置税减半。市场上大约90%的燃油车应有资格享受这一减税优惠6,加上减税幅度大于预期,可惠及传统汽车制造商。自从实施新税制以来,乘用车的零售销量已略为回升,突破196万台(6月1日至6月30日)(见图5)。我们预计,从2022年6月起,中国汽车制造商将继续加快生产及交付速度,以满足复苏的需求。

图5:中国零售乘用车销量

资料来源:彭博资讯,截至2022年7月13日。 

基建开支方面,国务院宣布计划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资金支持更多项目,包括高科技及5G等新基建。如果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能在6月前用完,并于2022年8月前全部投放于发展项目,我们认为基建工程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加快。7

2. 创新

数字经济及高价值的全球制造业枢纽

中央政府锐意发展数字经济,并在先进技术的主导下,加强中国作为高价值全球制造业枢纽、工业自动化及制造业升级的地位,有望带来投资机会。最近公布的激励措施有助于支持创新领域的发展: 

  • 中国在3月公布了有关研究和改革国家科学及科技体制的十年计划,可能会影响生物医学、高端仪器、绿色与低碳能源转型及基础软件等行业。 
  • 我们预期,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将受惠于政府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内容包括以展览及促销方式刺激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特别是农村地区。8 另外,地方政府提供汽车购置现金补贴或消费券,此等政策针对换车及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日渐普及,我们预计可再生能源电池存储或储能系统(ESS)的需求将会增加。事实上,中国的储能系统装机量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实现56%的平均年复合增长。9

长远来说,我们认为中国将在全球电动车供应链担当关键角色,并在电动车电池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来源,锂离子电池是最重要的零部件;中国企业占全球电动车电池产量超过一半(见图6)。在中国以外地区,东盟市场也在发展其电动车供应链,为业务遍布整个电动车供应链的中国企业提供商机。 10

图6:中国电池供应链对全球市场的重要性(2021年市占率)

资源来源:摩根士丹利,截至2022年1月3 日。* 有关其他市场的详细资料,可参阅彭博资讯及Mining Intelligence报告。 

与此同时,电动车供应链内的公司也越来越多,例如零部件制造商:电池精密零件、汽车充电站、电动马达、汽车镜头和传感器,以及其他电动车相关产品。 我们相信,这些电动车零部件供应商的长远前景正面。

举例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的先进辅助驾驶系统(ADAS)生产商可借助能源效益的结构性转变,以及年轻一代的消费模式改变而获益。先进辅助驾驶系统是安装在自动驾驶(自主)车辆上的应用程序及技术,可作伤害保护、行人侦测、夜视、道路安全、巡航控制及自动泊车等多种用途。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的零部件涵盖硬件或软件、芯片、传感器和雷达,以至摄像头和镜头。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日增,并且陆续安装辅助驾驶技术,我们预计先进辅助驾驶系统供应商的市场渗透率将会上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预计,中国先进辅助驾驶系统市场的2020年销售额为844亿元人民币,而行业报告预计2025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250亿元人民币(见图7)。

图7:先进辅助驾驶系统销售额(以10亿元人民币计)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EqualOcean,截至2022年5月8日。 

3. 消费

人口结构改变,生活风格及产品升级

政府的刺激措施正在进行之中,我们预计消费增长将在下半年回升。政府宣布放宽旅游限制及疫情防控措施后,中国旅行、旅游及酒店股均见回升。政府缩短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时间,也令餐厅营运商和地方零售企业等中国消费股从中获益。11 

深圳及河北推出派发数字红包的活动,预计可进一步刺激购买消费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的意愿。深圳方面,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最多可获10,000元人民币的补贴,而购买消费电子产品及家庭电器的补贴也分别高达2,000元人民币。12

此外,由于中国拥有14亿人口,中产阶层也逐渐壮大,消费增长仍是中国的活跃投资主题。在中国品牌或“国潮”兴起下,中国品牌迅速抢占海外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包括运动服、护肤品和化妆品等多个消费类别。以化妆品为例,中国品牌越来越受精明的年轻消费者欢迎,而他们通常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护肤知识(见图8)。

图8:中国品牌日益受到注目

资料来源:百度、人民网研究院,截至2021年5月。

总结:我们相信中国股市发展成熟,不乏选股良机

中国经济已于2021年出现V型复苏。鉴于疫情持续,受影响的经济体难以寻求迅速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们相信,中国一直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经济有望逐渐复苏。在政府财政及货币政策的支持下,中国股市出现结构性行业主题和投资机会。中国继续致力于实现碳中和,并迅速成为领导全球电动车生态系统的国家,在这个充满活力和发展蓬勃的消费市场占领先地位。我们相信,长期投资者可借助这些行业机遇获利,同时把握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的优势。另一方面,自下而上的集中选股策略是了解中国多元化股票领域的关键。 

附录:2022年上半年的主要政策措施

财政措施13 目标/受惠行业
符合增值税留抵退税资格的行业由6个扩展至13个14
  • 零售、酒店及餐饮
  • 健康医疗及社会工作
  • 文化、体育及娱乐
延期缴付部分社保费用、提供公用事业及租金补助和财政支持
  • 支持小型企业
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元人民币,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人民币债券
  • 缓解供应链瓶颈
  • 航空业

简化各地区货运车辆的通行限制

为货运司机免费检测新冠病毒

有序增加本地及国际客运航班数,方便海外企业雇员往来

  • 缓解航空业、物流业及旅游业的供应链瓶颈
放宽购车限制,并下调个别乘用车的购置税
  • 刺激消费
  • 汽车制造商

刺激开支及指引银行为以下建造项目提供融资:水利设施、运输设施、居民社区翻新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

以发债方式支持兴建铁路

  • 增加基建开支
  • 工业
货币政策措施 目标/受惠行业
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5个基点,小型贷款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个基点,自4月25日起生效
  • 缓解流动性紧张及支持经济增长
向银行提供资金,以鼓励向小型企业贷款
  • 小型企业
小型企业贷款、货车司机贷款,以及财政暂时受困的个人住房与消费贷款可延期还本付息
  • 小型企业、货车司机、按揭及消费者
放宽最低首付款比例,下调房贷利率
  • 购房者
于5月15日宣布下调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15个基点至4.45%,并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20个基点
  • 缓解流动性紧张及支持经济增长
  • 购房者

1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 “新冠疫情回落,中国5月出口增长反弹至16.9%”,环球时报,2022年6月9日。“中国:2022年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Statista,截至2022年6月30日。

3 “中国人民银行承诺在疫情下支持企业”,彭博资讯,2022年4月18日。

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英文中国日报报道,截至2022年1月6日。气候及供应风险促使中国通过最新国家能源计划取得平衡 | IHSMarkit,2022年4月1日。

5 彭博新能源财经、美银全球研究,截至2022年4月。

6  惠誉评级 "中国通过大力推动财政剌激政策以恢复汽车需求",2022年6月13日。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加快未来为本的基建发展》,2022年5月12日。

“中国放宽限制及减税,以刺激汽车销售量”英文中国日报2022年5月31 日。

9 大和,截至2022年1月。

10 “中国的电池供应链”,摩根士丹利报告,截至2022年1月3日。

11 彭博资讯,2022年6月30日。

12 环球时报,“深圳推出补贴予新的电动车,家庭电器及数码产品以剌激消费”,2022年5月26日。

13 彭博资讯,“中国采取33项措施以振兴经济”,2022年5月23日。

14 中国刺激政策-33项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支持措施(china-briefing.com),2022年6月2 日。

全球大流行疾病等广泛传播的健康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大幅波动,交易所暂停交易及关闭,并影响投资组合表现。举例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已对全球商业活动造成重大冲击。健康危机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流行病和全球流行病可能会以目前无法预见的方式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危机可能加剧其他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风险。任何有关影响都可能对投资组合表现构成不利影响,导致您的投资蒙受损失。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金融市场反复不定,并可能因公司、行业、政治、监管、市场或经济发展而大幅波动。对新兴市场投资而言,这些风险会加剧。货币风险是指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组合的投资价值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所提供的资料没有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适当性、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求。您应考虑任何类型的投资是否适合您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寻求专业意见。

本材料的目的在于仅供根据适用法例允许接收本材料的司法管辖区内的收件人使用。所表达的意见是撰文者意见,可予以更改而无须另行通知。我们的投资团队可能持有不同观点和作出不同投资决定。这些意见不一定反映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宏利投资管理乃根据其认为可靠的来源汇编或得出本材料所载的资料和/或分析,但对其准确性、正确性、实用性及完整性概不发表任何声明,对因使用所载资料和/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损失也概不负责。本材料的资料可能包含就未来事件、目标、管理规定或其他预期所作出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陈述,只显示至所示日期。本文件的资料包括对金融市场走势的陈述,乃根据目前市况编撰,市况会有波动,或会因其后的市场事件或其他原因而被取代。宏利投资管理概不承担更新有关资料的责任。

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亦或两者的任何董事、高级职员或雇员概不就任何人士依赖本文件所包含的资料而行动或不行动所遭受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损害或其他后果而承担任何责任或负责。所有概述和评论属于一般性质,并供当前参考。这些概述虽有帮助,但不能取代专业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客户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寻求专业意见。宏利、宏利投资管理、两者任何附属公司或代表均不提供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本材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宏利投资管理或其代表向任何人士就买卖任何证券或采纳任何投资策略提供建议、专业意见、要约或邀请,也不表示在宏利投资管理所管理的任何基金或账户上的交易意向。没有投资策略或风险管理技巧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保证回报或消除风险。多样化或资产配置并不保证在任何市场带来利润或防止亏损风险。除非另有载明,所有数据均来自宏利投资管理。过往表现并非未来业绩的保证。

 

宏利投资管理

宏利投资管理是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全球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分支机构。集团拥有超过一个世纪的财务管理经验,与全球机构、零售和退休业务的投资者达成伙伴关系。我们专业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我们的固定收益、股票、多资产解决方案和私募市场团队的高度差异化的策略,以及通过我们的多管理人模式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的、非关联的资产管理人。

 

本材料未经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审查,以及未在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注册,并可能(在适当情况下)经由以下宏利实体在其各自的司法管辖区内分发。有关宏利投资管理的更多资料,请参阅manulifeim.com/institutional。

澳大利亚: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Australasia Pty Limited.、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巴西:Hancock Asset Management Brasil Ltda。加拿大: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Distributors In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Canada) Corp。中国内地:宏利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欧洲经济区: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Ireland) Ltd(受爱尔兰央行认可和监管)。中国香港: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印尼:PT Manulife Aset Manajemen Indonesia。日本: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Japan) Limited。马来西亚: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M) Berhad 200801033087 (834424-U)。菲律宾: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rust Corporation。新加坡: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200709952G)。韩国: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瑞士:Manulife IM (Switzerland) LLC。中国台湾:宏利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英国: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Europe) Ltd(受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认可和监管)。美国:John Hancoc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US)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US) LLC and 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Inc.。越南:Manulife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Vietnam) Company Limited。

宏利、宏利投资管理、特色M字设计,以及宏利投资管理和特色M字设计都是宏利人寿保险公司的商标,由该公司和其附属公司在许可情况下使用。

55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