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零排放:许多银行做出承诺,但只有少数真正践行

在本文中,我们阐述银行在脱碳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说明我们的评估流程,以及详述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条件。

宏利投资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研究和整合主管 Frederick W. Isleib III, CFA

宏利投资管理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团队ESG分析师 Omar Soliman

关键点

  • 在全球经济迈向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转型中,银行业正在不断认同自身的重要角色以及所面临的风险。
  • 我们对银行业的分析显示,承诺多于行动的情况持续存在。尽管为时尚早,我们预见银行业将迎来双重挑战:既要制定具公信力的气候行动计划,又要承受抵御气候变化不断加剧的压力。
  • 银行业内不乏行业指引和体现真正气候领导力的实例,有助于为裹足不前的银行引领方向。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全球脱碳中扮演核心角色。通过资本形成和构建信贷和创新财务工具,银行业可加快净零排放转型,途径包括减少向重度排放企业提供贷款和其他融资业务,增加与不同行业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合作,包括能源、工业和原材料领域的可再生替代方案。气候变化和有序转型的不确定性也对拥有碳密集型行业敞口的银行构成重大风险。

全球多家规模靠前的银行已表态支持《巴黎协定》,甚至已为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而制定了自身目标。尽管如此,我们认为大多数银行为实现有关目标所需做出的转变仍有落后。面对客户采取过渡计划和全球经济仍依赖化石燃料的现实,不少银行继续向新建化石燃料基础设施提供融资。事实上,与化石燃料生产商在贷款或投资银行业务的合作关系有可能引起银行内部争议,妨碍银行在净零经济转型中发挥更有效尽责管理的能力。

投资者如何评估一家银行的净零承诺会有效引导银行的管理资产、资本形成和信贷业务符合《巴黎协定》?银行对其贷款组合内含的气候相关风险有多了解?哪些银行有望兑现其净零承诺?宏利投资管理已制定一套专属评估框架,以解答这些疑问。这个框架的主要功能是为投资组合管理团队提供指引,也提供严谨的评分指标,以评估全球银行业在履行气候承诺上的进展。我们共分析36家银行,占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银行业的75%比重,当中我们认为只有3家银行目前已完全符合《巴黎协定》。 

气候变化日渐被视为系统性风险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到近期的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系统性风险的考量因素在最近十多年来显著增加。气候变化显然是这类风险之一。仅在2021年,山火、热浪、洪涝和其他天气相关的灾害对世界各地的社区造成打击,带来数以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我们共分析36家银行,占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银行业的75%比重,当中我们认为只有3家银行目前已完全符合《巴黎协定》。 

暴露于气候风险的企业开始饱尝上述灾害的苦果,甚至成为受灾者寻求问责的目标。2019年,美国加州太平洋煤气电力公司因承担庞大的山火责任而申请破产。2020年,澳大利亚丛林大火的受灾者向经合组织投诉澳新银行向化石燃料项目提供融资。气候行动组织环境责任经济联盟(Ceres)的报告显示,在2021年股东大会代理投票季,赢得多数票的气候议案数目倍增,¹而埃克森美孚的维权投资者赢得了三个董事会席位中,这些维权投资者寻求公司加快业务模式转型,以适应气候变化风险。

转型风险也确切存在,而且与日俱增。脱碳无序转型(源于监管政策变更、公众意见、碳定价或可再生能源价格急跌)不但影响化石燃料产业,也对依赖化石燃料的制造业、农业、建筑业和运输业造成影响。试想碳税和定价持续上升但步伐不一的情况。目前,欧洲有18个国家已实行碳税,税收金额介于波兰的每公吨1欧元到瑞典的每公吨100欧元以上不等。加拿大备受争议的碳税采取渐进式定价,到2030年将达到每公吨170加元。中国推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²自2021年年初到今年2月初,欧盟的碳交易配额定价已增长接近三倍。³碳排放的代价备受全球瞩目,但一直难于预测。试想一下,碳定价骤升、限制碳排新规出炉,或消费者信心的转折点造成声誉受损,对制造商的影响有多大。这些风险以往被低估,使整体银行体系面临更重大的风险。

银行业认同业界对脱碳具有重大影响力,但大部分银行行动迟缓

2015年《巴黎协定》强调三个主要目标,旨在令地球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最负面冲击:

1 气温目标 — 全球变暖幅度限制在2°C以内,最理想是1.5°C以内

2 适应目标 — 旨在使各界更重视促进气候适应和抗逆力,而不只是注重缓解措施

3 财政目标 — 致力于使资金流动配合低碳和气候抗逆力发展的步调

三年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阐明为达成《协定》气温目标所需的转变步伐,希望全球到2030年时减少排放约45%的目标维持不变。⁴换言之,我们没有延迟实现目标的余地。

要落实上述进取目标,我们需要在制度、行为、科技和总体经济上做出前所未有的转型,但第三个目标正好突显这项重任无比艰巨。鉴于银行业在放贷和实体经济融资方面担当的中心角色,加上银行也从事资产管理和资本市场业务,因此在引导资金流动以实现净零目标方面必须发挥关键影响力。然而,在某种程度上,不少投资者忽略银行在这方面的重要性。

碳排放的代价备受全球瞩目,但一直难于预测。

这个情况正在转变。若干银行已制定“2050年净零”承诺以实践《巴黎协定》的精神,并已签署加入致力于促进低碳经济转型的组织,也作为压力加剧的回应。举例来说,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于2015年成立,致力于帮助私营企业制定科学为本的减排目标,目前有超过2,000名成员,包括多家银行。该组织拥有完善的目标制定和审定程序,对推进脱碳计划发挥重要作用。近期,业界牵头的净零排放银行业联盟(NZBA)汇聚全球各地的银行,承诺推动旗下贷款和投资组合符合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在短短几个月,联盟的签署银行就由43家增至103家,覆盖40个国家,占全球银行资产的44%。签署银行必须承诺在加入联盟后18个月内,制定2030年脱碳目标,并要专注于对温室气体高排放板块发挥最大影响力。此外,签署银行也承诺按照最佳业务标准每年公布绝对排放数据和排放强度,并要在制定目标的一年内,披露经董事会层面审核的转型战略的进展。

上述承诺固然鼓舞人心,但不应忽略银行业当前的践行情况:目前每年仍有数以千亿美元银行融资流向化石燃料产业。自从采纳《巴黎协定》以来,全球多家最具规模的银行已减少化石燃料范畴的贷款,但仍有不少银行加大这方面的业务。⁵

承诺与行动

鉴于减排风险加剧且时间表紧迫,投资者不禁会问,哪些银行正以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目标。尽管就净零排放对企业的意义而言,目前已有许多研究和观点,但转型路径倡议(TPI)⁶或气候行动100+基准⁷等重要倡议,至今仍未对银行业的进展发表任何意见。

宏利投资管理致力于发展可持续投资,包括开发分析气候相关风险的新框架。举例而言,我们在2019年开发主权债券ESG模型,以彰显对200个主权债券发行人的ESG风险敞口。通过进一步了解每个发行人的ESG风险敞口,以及每个国家/地区的变化势头,我们的投资组合经理可就其投资组合的潜在抗逆力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同样,我们的银行业净零排放框架旨在了解哪些银行正在采取具体措施,以兑现对《巴黎协定》框架做出的承诺。为此,我们对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中36家规模最大的银行(截至2022年2月合计占指数中银行业比重的75%)进行详尽评估。框架通过三类指标评估银行: 

1 关键指标—视为银行适当风险管理基线的指标(如下图所示)

2 洞察力指标—银行已经意识到资本存在风险,并已采取积极措施量化和降低风险(如执行不同气候变暖情境的情境分析,以评估银行的板块/地区风险敞口和客户信誉)

3 进展指标—银行通过创新方法建立韧性(如根据碳定价压力测试和其他情境测试的结果,主动自行调整资本储备要求水平),致力成为相关范畴的领导者

根据机构投资者气候变化联盟(IIGCC)净零排放投资者框架,对各类指标进行加权并对结果进行评分,以计算每家银行的总体评分。分数根据与四类净零排放目标的符合程度排列:

1 = 符合

2 = 适度符合

3 = 适度不符合

4 = 不符合

银行业净零排放框架概述

银行业净零排放框架概述 银行业净零排放框架概述

资料来源:宏利投资管理,2022年

我们研究的36家银行的指数加权得分为2.30,表明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中大部分银行介于适度符合与适度不符合之间。尽管超过三分之二的银行为净零排放银行联盟的签署机构,但研究范围中仅三家银行符合净零排放目标,四家银行不符合净零排放目标。 

框架的制定、权重和评分虽然确实存在一些主观性,但结果仍然令人不安。评估包含近20项指标,代表银行就评估和降低受气候变化影响应采取的具体行动。大部分银行并未为其贷款或投资组合制定中期脱碳目标,也没有做出公开承诺,表示是否会向涉及滥伐森林等行为的实体提供贷款。面对无序转型、碳价格冲击或其他尾部风险,不少全球大型银行可能无法衡量其未来的抗逆力。

面对无序转型、碳价格冲击或其他尾部风险,不少全球大型银行可能无法衡量其未来的抗逆力。

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银行业符合《巴黎协定》的程度

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银行业符合《巴黎协定》的程度 MSCI明晟综合世界指数银行业符合《巴黎协定》的程度

资料来源:宏利投资管理,2022年2月。

成功例子

我们估计以下银行的行动已远超其承诺,并且持续采取果断行动促进融资活动转型。 

银行A:在过去十年,总部位于苏格兰的银行A是英国可再生能源板块的主要贷款机构,也是英国企业发行的绿色、社会和可持续债券的领先管理人。该银行在其直接业务中实现净零碳排放,并承诺到2025年为气候带来积极影响。银行A对其贷款组合进行气候压力测试,并将高管人员的薪酬与其脱碳策略挂钩。该银行广泛使用前瞻性模型,以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和管理迈向目标的进度。银行A对十多个其视为气候相关风险较高的板块的贷款风险敞口,进行监察和披露⁸。

银行B:过去20多年来,银行B在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承诺方面取得进展。该银行总部位于荷兰,旗下所有建筑物已在2020年转为使用100%可再生电力,其范围1、范围2和范围3(商务出行)排放量比2014年基线降低约75%⁹。可再生能源目前占其发电融资约三分之二,而就燃煤开采融资借出的贷款自2017年以来已减少90%。该银行监察和披露其贷款组合内九个对气候敏感板块的风险,并进行压力测试,同时制定符合《巴黎协定》的中期目标。在董事会的监督下已经加强脱碳策略,并与高管人员薪酬挂钩¹⁰。

展望未来

《巴黎协定》的目标果敢而明确。多个组织需要采取行动,使其排放趋势符合最新科学分析,并使其减排目标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等经认证的第三方验证。该倡议为金融板块制定净零减排目标提供有用基础¹¹,并令人们关注金融机构所作净零减排承诺之间的明显差距,包括为目标设定的界限(例如所有温室气体排放或仅二氧化碳)、融资活动的纳入范围、以及投资组合公司是否根据范围1和范围2计算排放量,或是否也包括范围3排放在内。我们留意到,金融机构制定短期至长期等不同时限的目标,而缓解策略可能存在重大差异,包括排除政策、撤资、与公司互动,以及重点投资于气候解决方案等。由于这些差异令人难以比较、评估和评价金融机构的目标、进展和努力的可信度,因此标准化可改善有关情况。

碳会计金融合作伙伴关系(PCAF)同样为银行业如何评估和披露与其贷款和投资相关的排放量提供更多信息。该组织由银行业主导,致力于建立统一会计标准,作为银行业的起步点,以制定科学为本基础目标,以及使投资组合符合《巴黎协定》。我们也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¹²(TCFD)提供实用的信息披露指引,包括做出有关企业净零排放过渡计划的披露,以及企业迈向承诺目标的进度等重要信息。董事会和高管人员在过渡计划的监督和问责制度中的角色应明确界定,包括激励措施是否符合发行人的气候目标。企业也应阐明将如何最大限度致力于把握与过渡相关的气候机遇,以及其财务规划如何支持过渡计划和策略。TCFD指引规定气候政策行动需保持透明度,包括行业协会是否符合到2050年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而如果不符合,企业管理层又将如何应对这种风险。此外,银行业必须在尽责管理实务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与贷款组合公司和其他各方互动合作,以确保其整个金融生态系统朝着净零排放目标迈进。

宏利投资管理日后发展方向包括对我们代表客户管理的投资进行尽责管理,即旨在不但保障个人投资稳健,也促进相关投资所依赖系统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公开市场投资组合尽责管理活动包括直接互动、协作互动和代理投票。例如,我们在2021年与金融发行人进行超过200次讨论,当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互动涵盖气候相关议题。我们的协作互动包括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 (UNEP Fi),组织汇集全球20大投资者,共同推进落实TCFD的建议。此外,我们利用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力,支持全球银行业的气候相关股东提案,包括要求制定符合《巴黎协定》和降低风险目标的具体计划的提案,以及要求增加气候相关披露。

宏利投资管理日后发展方向包括对我们代表客户管理的投资进行尽责管理,即旨在不但保障个人投资稳健,也促进相关投资所依赖系统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碳排放行业拥有银行以外的融资选择,银行在世界各地采取的行动受一系列复杂情况(地区、监管和个别客户情况)所影响,而转型之路绝非坦途。随着未来几年气候变化风险上升,我们将继续作为积极拥有人,助力鼓励银行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净零排放承诺。 

 

1 “随著气候风险急增,最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投票支持气候相关股东议案,赞成支持的得票数在2021年创纪录”,Ceres。

2 Carbon Pricing Dashboard,世界银行,2022年。

3 Ember-Climate.org,2022年。

4 参考:https://www.ipcc.ch/sr15/,2022年。

5 BankTrack,2021年。

6 工具 — 转型路径倡议。

7 企业|气候行动100+。

8 银行A,气候相关披露报告,2020年。

9 范围1排放一般指来自自有或受控来源的排放;范围2来自公司对所购入来源的消耗(如电力),范围3来自公司价值链中的间接来源。

10 银行B,2021年气候报告。

11 “金融板块科学为本净零排放目标制定基础 ”,sciencebasedtargets.org,2021年11月。

12 气候相关财务披露,P141021-2.pdf (fsb.org),2021年10月。

全球大流行疾病等广泛传播的健康危机可能导致市场大幅波动,交易所暂停交易及关闭,并影响投资组合表现。举例而言,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已对全球商业活动造成重大冲击。健康危机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流行病和全球流行病可能会以目前无法预见的方式影响全球经济。健康危机可能加剧其他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风险。任何有关影响都可能对投资组合表现构成不利影响,导致您的投资蒙受损失。

投资涉及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本金。金融市场反复不定,并可能因公司、行业、政治、监管、市场或经济发展而大幅波动。对新兴市场投资而言,这些风险会加剧。货币风险是指汇率波动可能对投资组合的投资价值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所提供的资料没有考虑任何特定人士的适当性、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殊需求。您应考虑任何类型的投资是否适合您的情况,如有需要,应寻求专业意见。

本材料的目的在于仅供根据适用法例允许接收本材料的司法管辖区内的收件人使用。所表达的意见是撰文者意见,可予以更改而无须另行通知。我们的投资团队可能持有不同观点和作出不同投资决定。这些意见不一定反映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宏利投资管理乃根据其认为可靠的来源汇编或得出本材料所载的资料和/或分析,但对其准确性、正确性、实用性及完整性概不发表任何声明,对因使用所载资料和/或分析而引致的任何损失也概不负责。本材料的资料可能包含就未来事件、目标、管理规定或其他预期所作出的预测或其他前瞻性陈述,只显示至所示日期。本文件的资料包括对金融市场走势的陈述,乃根据目前市况编撰,市况会有波动,或会因其后的市场事件或其他原因而被取代。宏利投资管理概不承担更新有关资料的责任。

宏利投资管理或其附属公司、亦或两者的任何董事、高级职员或雇员概不就任何人士依赖本文件所包含的资料而行动或不行动所遭受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损害或其他后果而承担任何责任或负责。所有概述和评论属于一般性质,并供当前参考。这些概述虽有帮助,但不能取代专业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客户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寻求专业意见。宏利、宏利投资管理、两者任何附属公司或代表均不提供税务、投资或法律意见。本材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宏利投资管理或其代表向任何人士就买卖任何证券或采纳任何投资策略提供建议、专业意见、要约或邀请,也不表示在宏利投资管理所管理的任何基金或账户上的交易意向。没有投资策略或风险管理技巧能在任何市场环境下保证回报或消除风险。多样化或资产配置并不保证在任何市场带来利润或防止亏损风险。除非另有载明,所有数据均来自宏利投资管理。过往表现并非未来业绩的保证。

 

宏利投资管理

宏利投资管理是宏利金融有限公司的全球财富和资产管理业务的分支机构。集团拥有超过一个世纪的财务管理经验,与全球机构、零售和退休业务的投资者达成伙伴关系。我们专业的资金管理方法包括我们的固定收益、股票、多资产解决方案和私募市场团队的高度差异化的策略,以及通过我们的多管理人模式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的、非关联的资产管理人。

 

本材料未经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审查,以及未在任何证券或其他监管机构注册,并可能(在适当情况下)经由以下宏利实体在其各自的司法管辖区内分发。有关宏利投资管理的更多资料,请参阅manulifeim.com/institutional。

澳大利亚: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Australasia Pty Limited.、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巴西:Hancock Asset Management Brasil Ltda。加拿大: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Distributors In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North America) Limited、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Canada) Corp。中国内地:宏利海外投资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欧洲经济区: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Ireland) Ltd(受爱尔兰央行认可和监管)。中国香港: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印尼:PT Manulife Aset Manajemen Indonesia。日本: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Japan) Limited。马来西亚: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M) Berhad 200801033087 (834424-U)。菲律宾: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and Trust Corporation。新加坡: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200709952G)。韩国:宏利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瑞士:Manulife IM (Switzerland) LLC。中国台湾:宏利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英国: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Europe) Ltd(受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认可和监管)。美国:John Hancock Investment Management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US) LLC、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 Private Markets (US) LLC and Hancock Natural Resource Group, Inc.。越南:Manulife Investment Fund Management (Vietnam) Company Limited。

宏利、宏利投资管理、特色M字设计,以及宏利投资管理和特色M字设计都是宏利人寿保险公司的商标,由该公司和其附属公司在许可情况下使用。

555327